跳到主要內容

戰後台灣

條目

進階搜尋
  • nccu logo

    nccu logo
  • 雲路圖介紹

    飛罡進表和旋繞昇壇其實都代表著道士從凡間升至天界的過程,這個過程被具體呈現在「雲路圖」上。在古代,道士們早就構想出這個過程,將整條路線繪製出來,稱之為「雲路圖」。這個圖的尾端描繪著道士俯臥其中,將自己的元神召喚出來,穿越重重關卡,前往天界向三清道祖稟奏疏文。道士俯臥在此,代表每位體驗者都可以透過體驗展場hololens眼鏡所呈現的想像,與道士一同升上天界,體驗道教神仙的元宇宙究竟為何模樣。 此外,在雲路圖中你只會看到三清道祖中的兩尊,為何只有兩尊呢?因為第三位元始天尊需要我們升天後,到達玉京山才能看見,因為玉京山就是元始天尊講經說法的地方。
  • 飛罡進表

    接著是「飛罡進表」部分,飛罡指的是道士在宇宙星斗之間穿梭,佈罡踏斗,然後將信徒的願望寫在表文或奏文上,呈獻給天尊。因此,此過程模擬了在宇宙中飛越的情景。
  • 旋繞昇壇

    首先介紹入戶儀式中的「旋繞昇壇」。由於過去道士在進行儀式時,壇場呈現一個立體的三層金字塔狀結構,他們需要從最底層攀爬至頂層。因此,道士需要繞行至壇頂,以模擬攀爬的動作。儘管現在壇場已經平面化,但仍保留模擬旋繞昇壇的動作。 為何要繞至壇頂呢?這象徵著道士登上玉京山的過程。因此,在體驗「旋繞昇壇」時會發現玉京山逐漸靠近,實際上並不是山變近了,而是您的位置更靠近了玉京山,您的位置更高了一些。
  • 「道醮元宇宙」展區介紹

    本展區被稱為「道醮元宇宙」,命名特意採用了醮典的醮來展現,不知道您是否參與過寺廟的法會呢?其中最重要且盛大的一類活動被稱為「建醮」。建醮活動包括內壇和外壇,內壇只有廟方的成員、道士等可以進入,這是一個極為神聖的區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親身體驗,在本展場中,我們還原了這個內壇的場景,讓您有機會一窺其中,並且透過Hololens混合實境技術,讓來賓化身為道士體驗科儀展演的感覺。
  • 鳳儀宮:臨水夫人

    鳳儀宮:臨水夫人 這位是有女戰神之稱的臨水夫人或稱三奶夫人,展品由與華宗研合作密切的中壢臨水鳳儀宮提供。臨水夫人在北部道教的道法二門中擁有特殊地位,據傳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人義結金蘭,一起在閭山跟隨許遜真人學法,學成後下山傳道,稱「閭山三奶法」。而閭山三奶法以臨水夫人(陳靖姑)為主,她常見的形象為一手握著寶劍一手握著龍角,這是她在唐朝時解救產難的法器。現在,閭山三奶法仍然使用這些法器,用來幫助信徒進行驅邪、除煞等法事。
  • 媽祖聯誼會:媽祖

    媽祖聯誼會:媽祖 本展是媽祖展區,媽祖在宋元時期以來曾被封為天妃、天后,而在民間則被尊稱為天上聖母、媽祖婆。祂生於福建湄洲嶼,生前即以神秘神異而聞名。去世後由於留下許多神跡,逐漸從地區性的神祇演變成航海的守護神,可以說是台灣信奉最廣的神明之一。而由大甲鎮瀾宮創辦的台灣媽祖聯誼會則是全台最多宮廟參與的神明聯誼會,會員數破百間。 這裡陳列著由大甲鎮瀾宮提供的產品。您會看到兩支旗子,我們稱之為進香旗,當我們轉播大甲媽祖進香時,人們手中都會舉著這些旗子,上面有大量的符令。這些進香旗象徵著在進香過程中,媽祖的兵將將一路護佑,使您能平安到達目的地。到達終點後,您可以拿著進香旗,過爐,將靈氣帶回家。
  • 松山慈惠堂:瑤池金母

    松山慈惠堂:瑤池金母 瑤池金母又稱西王母、王母娘娘,是象徵長生、長壽的女神,因此在志怪小說中很常看到祂出現在蟠桃宴上獻桃。祂不僅管理修仙的女性,還收養了許多生死之間的少女,由此轉變為母親神的形象。從此以後,王母娘娘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了一位氣質非凡、雍容華貴,受到眾多女性簇擁的大母神。 瑤池金母的發展和慈惠堂的發展史息息相關,而松山慈惠堂也是北部地區重要的廟宇之一。松山慈惠堂曾舉行過扶鸞的儀式,請母娘下降並進行開示。在這儀式中,他們使用鸞筆,兩位道士分別扮演正副鸞,共同書寫出文字,以昭公信。
  • 女神展區

    本展區為女神展區,首先我們邀請大家一同探討女神的形象,大家想像中女神的形象是如何呢?是威儀的老者還是靈動的少女呢?也許您跟我們一樣,想到的是鳳冠霞帔且雍容華貴的風采。因此,我們在這個展區展示了鳳冠和鳳袍,呈現女神的形象。
  • 指南宮:孚佑帝君

    指南宮:孚佑帝君 說到木柵在帝著名的大廟,不得不提到木柵指南宮。指南宮的正殿中央供奉著神宮孚佑帝君(也就是呂洞賓),兩側分別是王天君和護國禪師。在這一區,我們展示了一些指南宮舊建築的木構件與祭祀用品,旁邊陳列著的是日治時期修建廟宇時非常著名的大師陳應彬的作品。這塊「握神蹟」的物件懸掛在護國禪師張延鞭的前面,護國禪師在信仰上與風水、地理有關,據說他在先公點指南宮的地理位置時功不可沒,因此在他的前面掛著「握神蹟」。相對的,王天君上面掛著「積善惡」的匾額。 指南宮的另一項特色是它最早是一個鸞堂,所以展櫃中看到的這本《鍍金寶船》,這是以前扶鸞所寫出來的鸞書。這本鸞書據說是在第最早版本的鸞書。
  • 集應廟:保儀尊王

    集應廟:保儀尊王 這個區域展示的是集應廟,實際上包括了三間廟宇,分別是木柵集應廟、景美集應廟和萬隆集應廟。為什麼會有這三間廟呢?其實它們原本是三個家族一同來到台灣的。來台後他們供奉的是保儀尊王和他的夫人申國夫人,以及最初的香爐。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家族擴展,這三個家族分散開來,後來抽籤時張姓家族抽到了這個香爐,成為現在的木柵集應廟;高姓家族則抽到了保儀尊王的原始金身,並成為這個尊王的神廟;而姓林的家族抽到同樣姓林的林氏夫人的神像,因此形成了這三間廟。我們的展櫃收集了這幾間廟的展品,其中一個有趣的點是張姓家族的家族公印,它與木柵集應廟有著密切的聯繫。由於這座廟是由張家族所建,因此張姓家族公印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印章代表著張家所有公事的最終裁決權,必須蓋印張姓公印才有公信力。 此外,還有一個展示早期會議紀錄的文件,記錄了景美高姓集應廟的決策內容。這間廟冠上高姓是因為它是由高家族所建,因此當地人習慣稱之為高尪公,並不意味著神明本身就姓高。另一方面,木柵集應廟則是以張尪公命名,呈現出祠廟一體的感覺。
  • 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

    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 這個區域呈現的是政大在地的宮廟木柵忠順廟,距離非常近。木柵出產的文山包種茶非常有名,然而茶園經常受到蟲害的困擾。為此,廟方有一個特色習俗活動,稱為「迎尪公巡田園」,指將尪公的神轎,如同圖片中所示,請到茶園中進行巡視,以祈求神靈能除病蟲,因此尪公除蟲害的神蹟非常多。像是展出的這個鎮田園除害蟲的符咒是十分珍貴的,這種儀式在其他地方都難以見到。而照片上的這頂巡田鸞轎,就是軒社旗前面的那一頂。 另外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展品,就是上面寫著先年例名的這張圖。這個叫做先賢聯,是一個神明會的物品。上面會列出對這個神明會有貢獻的先賢的名字,或者是創會時的先賢。每年祭典時,這個先賢聯都會被拿出來祭祀,用來表達對他們的尊敬,並感謝他們的貢獻。另外,有個有趣的細節,大家是否會誤以為這些人的名字是楊士老和陳士卿?但事實上他們原本的名字是楊老和陳卿,在他們往生後才被加上「士」字,這種細微之處也展現了對於過去的敬意和傳承。
  • 男神展區介紹

    本展區旨在總觀我們男神展區的內容。我們先前所述的核心概念是元宇宙,其實是一種將人們的想像化為實體的概念。這使得觀眾可以親身見證、甚至觸摸到所想像的事物。在這個展區,我們探討的主題是大家對於男神的形象想像,人們可能會想像出各種不同的形象,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帽子區分文官、武將,或者,祂可能穿著龍袍,坐在龍椅上,因此我們也運用了人工智慧(AI)來生成不同神祇的圖像,AI根據一些關鍵詞,例如中國清朝官員或手拿寶劍等,協助我們想像生成這些神祇的樣貌。 本展相信,過去人們對於神明的想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這次的做法是一種對傳統的重新詮釋。透過各種方法,我們希望展現這些神祇的多樣性和變化。同時,我們也感謝參展的各宮廟都接納了這種創新的形象和概念,這反映了對於宗教和文化的開放態度。 本展區呈現了木柵地區的第民間信仰,切合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強調的在第化研究。首先看到尪公信仰的展區。尪公原本指的是涵蓋所有神明的概念,在台灣演變為保儀尊王或保儀大夫的代名詞。本次展覽難得地將各個廟宇的展品集合在一起,例如供奉保儀大夫的木柵忠順廟,以及木柵集應廟和景美集應廟等。這樣的合作在平常情況下不太可能見到,只有在本展覽場合中才能看到這樣的結合。 本展區中,有個現在很少見的展品,那就是軒社旗。這旗幟的製作工法相當特別,是使用銀蔥線將整個底部都繡滿的。這樣的工藝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時間,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這樣的製作方式了,可以說是十分難得的工藝展示。
  • 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與「小兒過關煞圖」

    這一區可以看到政大今年新成立的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致力於整合高科技與人文領域,並應用於如何使華人文化呈現在虛擬世界中。下方展櫃特別展示了一張名為小兒過關煞圖的捲軸,希望藉此象徵我們新的中心能夠克服困難,走過種種考驗。 這幅圖描繪了從我們出生前的情況開始。樹上的小朋友代表還未來到人間的生命,會受到花公和花婆的保佑。圖中的八字娘娘和司命判官則負責安排我們的性別、投胎地點以及出生日期,為我們安排好人生藍圖。 在進入人生之後,我們可能會遇到不同的煞氣,而這些煞氣可能在不同的節令或季節出現。為了化解這些煞氣,我們需要得到神仙的庇佑。圖片中的神仙們擁有不同的法術和功能,能夠幫助我們平安度過各種難關。 整個煞圖中共有12個不同的煞,分別對應著一年中的12個月份,而神仙的數量也是12位,與煞一一對應。
  • 第一展區:「觀看與力量」

    本展區的主題是「觀看與力量」,主要是介紹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以及他們在田野現場進行研究的方式。這次的展覽也匯集了中心過去的研究成果和與各個宮廟合作的經驗,他們提供的展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展場中,您會看到每個宮廟獨立的展櫃,而首排的展櫃展示了李豐楙教授的私人收藏。 第一個展櫃展示了神牌,這些神牌描繪了道教宇宙觀中天界、地界、水界和陽界的主神前來朝禮三清。 第二個展櫃展示的是道教建醮儀式結束後會發給信眾保平安的符,其中包括天師符的符板以及其他各種符籙的印刷板。 第三個展櫃中展示了一些在道教儀式中使用的道具和用具,包括燭台等。燭台上有八仙的圖案,符板上也有八仙的符號。八仙代表著男女老幼貧富貴賤,象徵著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透過修道成仙,具有深遠意義的寓意。
  • 什麼是「朝元宇宙」?

    特展的主題為「悠遊天地朝元宇宙」,其中朝元宇宙一詞有著深刻的涵義,這個詞結合了朝元和元宇宙兩個概念。元宇宙這個詞在這幾年中變得非常熟悉,它的核心理念是虛實整合,讓體驗者能在虛擬環境中進行現實世界的活動,甚至包括讓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生活,進行各種活動,例如社交、買賣⋯⋯等。 而朝元是道教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神仙、道長登上宇宙最高點——玉京山,向元始天尊進行朝禮,因此稱為朝元。 玉京山位於大羅天上,被道教認為是宇宙的最高點,在道醮元宇宙展區中,我們將提供一個特別的體驗,讓來賓可以透過Hololens眼鏡親身感受道士登上天界、朝禮元始天尊的情境。展場的中央是我們常聽到的三清道祖,左側龍邊是男神區,右側虎邊是女神區,對應著展場中的左班神仙和右班神仙,也象徵著陽和陰的對應。三清道祖的尊像正對著我們的三界壇,三界壇代表著三界眾神,他們也前來朝元,向元始天尊進行朝禮,同時也具有監看整個道教儀式的象徵意義。
  • [無標題]

  • 道教元宇宙

    優遊天地.朝元宇宙: 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十周年暨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元年聯合特展
  • 觀看與力量: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 男神與在地信仰:尪公與木柵忠順廟

    優遊天地.朝元宇宙: 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十周年暨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元年聯合特展